对麻风病的了解,是在看了《希望之谷》之后,上网翻找资料,才有比较完整的概念。 这个荼毒了人类千年的病症, 对病患的伤害,其实远不如来自社会大众的唾弃和误解。2000年,世卫已经成功消灭了此病症,即每万人中少过一人患病。医学界在60年代,找出对麻风病的疗方;自1995年以来,世卫组织向全世界所有病人免费提供联合化疗,从而为所有类型的麻风提供了一种简便但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。现在人们对麻风病患的恐惧,真是无知的产物。
非常荣幸,有机会观赏了由吉隆坡剧艺研究会热心呈现的《希望之谷》华文舞台剧,感恩入席,感动离场。在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中, 看到一批舞台工作者,在执着梦想,奋苦作战的当儿,不忘为我们的社会中的弱势,麻风病康复者抱不平, 实属英勇,值得赞许,他们不但赢得全场掌声,也棒喝如我这般,无知麻木的灵魂。
文复声导演,為人低調,个性谦卑, 那次同他一起等待户外彩排,烈日下延误已有数小时,大家都没了耐性,我已开始抓狂发飙破口,文导依旧儒雅,沈穩淡定,让我汗颜相形见拙。在《希望之谷》中,文导演延续了他温和持理的作风,整出戏,没有华丽的布景,摄人的灯光或绚丽的歌舞。文导和团队,用最诚恳的方式表演,鼓手吉他手老老实实地在暗处拍打弹唱,演员落力演绎,铿锵有力,沒有煽情,只有真實,扣人心弦,感人肺腑。
听说,为了让演员更好地融入剧中的角色,导演和演员都做足了功课,他们到了双溪毛糯,和还在那里生活的麻风病康复者,沟通聊生活。如果不是這第一手的故事与接触,不会有这么出神的演出。这出戏,很多心思都藏在琐碎细节里,單是贯穿全场的歪嘴跛步,已叫人心疼心服;已失掉手指演员,每次伸手對着观众说一句“我们握个手吧!“都让人呼吸困难;被迫舍弃孩子妈妈们的无助呐喊,没有爆麦,却撕心裂肺,背景娓娓动听的“小小羊儿”,绕梁催泪。
这批演员功底扎实,不必换装,就能让角色在不同年代里跳换,他们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神,把人物的形态神情语气,揣摩拿捏得如此精准;多元语言和照片的展示,重重加强了真实感,演技不温不火,引人入胜,叫人拍案。剧中年轻演员,虽显青涩,但胜在诚意十足,保持那股热忱,他日必成大器。喜欢现场配乐的效果,出现一些小状况,但就像陶土拉胚一样,那不完美的呈现,才最独一无二。在舞台上,仅用简单的道具布景,就留下几幕唯美的定格,那是视觉的飨宴,慎思的智慧。
散场,好多观众眼睛还是湿的。
一直都以为,如此能抛砖引玉,散播正能量的演出,远比只带来欢笑炫目的商业演出来的有意义。知道我们日益冷漠的社会中,依然拥有温情有爱,那种感觉真好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